發布人:福州安然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宋先生
手機:13405924327
電話:0591-83308002
公司地址:福州市晉安區官前路8號
寨卡病毒知多少?
2014年2月,智利在復活節島發現了寨卡病毒感染的首位本土病例。2015年5月,巴西開始出現寨卡病毒感染疫情。截止2016年1月26日,有24個國家和地區有疫情報道,其中22個在美洲,目前歐洲多國也有報道,有蔓延全球之勢。
病因
寨卡病毒屬黃病毒科,黃病毒屬,單股正鏈RNA病毒,直徑20nm,是一種通過蚊蟲進行傳播的蟲媒病毒,宿主不明確,主要在野生靈長類動物和棲息在樹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環。最早一次暴發流行是2007年發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羅尼亞群島的雅鋪島,更大的一次流行于2013年-2014年發生在大洋洲的法屬波利尼西亞,感染了約32000人。伊蚊還傳播黃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種病毒,包括登革熱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黃熱病毒,也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幾十年前,非洲的研究者注意到伊蚊傳播的寨卡病毒疫情莫名其妙地跟隨伊蚊傳播基孔肯雅病毒疫情之后。類似的規律開始于2013年,當基孔肯雅病毒從西到東傳播時,寨卡病毒緊跟而來。
臨床表現
寨卡病毒病的潛伏期(從接觸到出現癥狀的時間)尚不清楚,可能為數天。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約20%會表現輕微癥狀,典型的癥狀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熱、斑丘疹、關節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關節)、結膜炎,其他癥狀包括肌痛、頭痛、眼眶痛及無力。另外少見的癥狀包括腹痛、惡心、嘔吐、黏膜潰瘍和皮膚瘙癢。癥狀通常較溫和,持續不到一周,需要住院治療的嚴重病情并不常見。2013年和2015年分別在法屬波利尼西亞和巴西塞卡疫情期間,有報道稱寨卡病毒病可能會造成神經和自身免疫系統并發癥。
2015年巴西的寨卡暴發流行中發現了很多小頭畸形的新生兒(出生的新生兒頭圍與匹配的相同性別和孕齡的孩子比,低于平均值超過了兩個標準差)。在2015年5月-2016年1月間,共報道4000例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婦分娩了小頭畸形兒,與往年小頭畸形的比例相比,上升了20倍。對寨卡疫情開展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寨卡病毒與小頭癥之間存有關聯。
預防
目前無疫苗。減少寨卡病毒感染來源(去除和改造滋生地)以及減少蚊蟲與人的接觸可減少感染發生。建議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驅蟲劑;穿戴盡可能覆蓋身體各部位的衣服,而且是淺色衣服;采用紗網、門窗緊閉等物理屏障;蚊帳內睡覺。另外較為重要的是將水桶、花盆或者汽車輪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實施排空、保持清潔或者加以覆蓋,從而去除可使蚊蟲滋生的環境。
要保護自己免患寨卡病毒和其他蚊媒疾病,采取上述措施,避免受到蚊子叮咬。孕婦或者計劃懷孕的婦女應當遵循這一建議,當前往已經出現寨卡病毒疫情的地區旅行時也可征求當地衛生部門的意見。
TOP